当前位置:主页 > 保险 > 正文
增资发债忙!险企多渠道密集“补血”,应对偿付能力危机_世界快播
来源:金融界作者:洞察网2023-06-27 12:06:30

从险企“补血”的具体方式来看,今年有近八成金额通过发债完成,股东增资的比例较去年有明显下降。分析人士指出,外源性资本工具是融资的重要渠道,但险企最终还是需要靠内部“造血”的方式来提升偿付能力。

险企正加紧“补血”。


【资料图】

6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批复显示,同意太平财险增加注册资本10亿元,由61.7亿元变更为71.7亿元。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人保、太保产险、国寿财险、国宝人寿、爱心人寿、太平再保险在内的多家险企相继通过增资、发债等方式成功“补血”。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保险业进入转型深水期,险企仅仅依靠外源性资本工具,难以从根本上破解资本困局,只有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之计。

偿付能力逐季下滑

过去一周,除太平财险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还先后发布了君龙人寿和泰康养老两家险企的增资获批公告,增资金额分别为6亿元和10亿元。

具体来看,君龙人寿是第一家总部设立于福建省的保险公司,此次增资金额为6亿元。增资完成后,君龙人寿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至21亿元,公司原有股东及出资比例保持不变。

而根据泰康养老此前公告,公司本次增资金额为10亿元,全部由股东泰康保险集团以货币方式出资,泰康资产不参与本次增资,无新增股东,增资后全部计入泰康养老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泰康养老注册资本由50亿元变更为60亿元。泰康保险集团的持股比例由98.8%变更为99.0%,泰康资产的持股比例由1.2%变更为1.0%。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险企今年密集进行资本补充,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另一方面是偿二代二期工程的落地给险企造成压力,倒逼险企主动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升行业风险控制水平。

“自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以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出现下滑。与此同时,近年来保险行业面临业务调整,自身盈利能力也有限。而随着我国经济在疫情后逐渐复苏,保险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积极补充资本,既是为自身活下去夯实基础,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发展机会做好准备。”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主要对保险业审慎监管的三支柱框架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受其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资本补充诉求愈加强烈。

原银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末,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4.2%,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0%。而到2022年末,这两个数字已分别降至196%和128.4%。今年一季度末,纳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审议的185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0.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5.7%。

(王莹 制表)

与此同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85家保险公司中,16家被评为C类,11家被评为D类,共27家险企不符合“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的监管要求。

东兴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后,上市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特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幅较大,但仍显著高于监管要求。相较之下,部分相对激进的中小保险公司在实施新规后,偿付能力降幅较大。

险企发债热情升温

除了股东增资外,保险公司还积极通过发债的方式补充资本。

中国货币网6月21日信息显示,中华联合人寿拟发行6亿元资本补充债,发行期限为6月27日至6月29日。中华联合人寿在发行公告中称,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发行人资本,提高发行人偿付能力,为发行人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在此之前,中国人保已于6月1日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29%;中再产险也已于4月27日发行40亿元资本补充债,票面利率3.4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9日,太保产险发行2023年资本补充债券(第一期)70亿元,票面利率3.72%;4月3日,太保产险发行2023年资本补充债券(第二期)30亿元,票面利率3.55%。至此,太保产险两期共10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全部顺利完成,是2022年以来监管机构批复同意保险公司发行的单笔最大规模资本补充债券。

不过,杨泽云指出,资本补充债只能提升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无法提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而永续债可以同时提升两者。“当然,永续债的发行条件也更加严格,如永续债余额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30%。”

2022年8月,央行、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可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又称“永续债”)补充核心二级资本,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渠道。据悉,中国太平已于上半年发行20亿美元(约137.7亿元人民币)永续次级资本证券,初始年分派率为6.40%。

从险企“补血”的具体方式来看,今年有近八成金额通过发债完成,股东增资的比例较去年有明显下降。对此,杨帆认为,这是由于老股东的增资能力意愿不足。对于险企而言,资本补充债券可在央行的监督管理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险企无需付出流动性溢价,且融资成本较低、流动性较大,同时交易灵活,得到了许多专业投资者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投资者认购更加活跃。

《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22》指出,当前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的意愿降低,外部资本供给减少,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多数中小险企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导致现有股东缺乏增资意愿,对潜在投资人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保险监管部门从严监管公司治理,社会资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进入保险业,有意愿、有实力、满足资质要求的投资人较少;三是整体经济环境承压,部分险企现有股东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增资能力及意愿下降。

“外源性资本工具是融资的重要渠道,但最终还是需要靠内部‘造血’的方式来提升偿付能力。”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特邀研究员卜振兴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险企首先要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盈利水平;其次要控制成本,降低各项开支;再次要创新业务、拓展客户,做大蛋糕。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排行
热门话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