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宏观经济整体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修复进程,诸多行业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也有部分行业经过前些年的深度转型变革,反而在当下开出了“时间的玫瑰”,保险便是其中之一。
(相关资料图)
从今年一季度数据便能看到,保险公司们的业绩有了明显的修复趋势,此次中报业绩出炉后,再度印证了这一判断。
但市场更多还是将目光集中在了直保公司的身上,其实再保险领域同样也是受益于整个保险业经营回暖逻辑,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再集团”)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最新披露的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观察窗口,让市场能够直观感知到再保险业的价值修复力量。
8月29日,中再集团披露其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全面回暖”,是笔者在看完业绩公告后的整体感受。
2023年上半年,中再集团合并总保费收入突破人民币千亿元(如无特别说明,币种为人民币),达到1026.17亿元,同比增长16.6%,高于同期我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增速12.5%。
按照新会计准则,保险公司收入确认原则有所调整,中再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合并保险服务收入484.66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仍旧相当可观。更值得关注的是利润端的显著改善。
2023年上半年,中再集团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1.5%。对此,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受新准则执行以及资本市场变动影响,集团2023年上半年总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具体来看,中再集团当期实现总投资收益46.26亿元,同比增长99.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提升了0.5个百分点至3.27%;同时,净投资收益69.90亿元,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96%,保持稳健。
其实除了投资收益的正向影响外,集团的承保效益改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上半年集团整体承保利润实现大幅增长并创历史新高。基于去年同期口径计算,中再集团的财产再保险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下降8.05个百分点至88.45%,人身再保险短期保障型业务和财产险直保业务综合成本率分别下降了0.89和2.14个百分点。
集团整体的业绩回暖,离不开各个业务分部的合力共振。
1)境内业务结构优化和全球化发展助推财产再保险业务持续改善
我们首先来看境内业务,分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了19.4%,达到243.11亿元。
很大程度上,这有赖于中再集团把握住了财险市场增长动能加速向非车险转化的发展趋势。由于非车险对于直保公司的风险定价、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对再保公司派生出更多需求,这意味着直保公司会有更大比例的分保需求产生。中再的境内财产再保险分保费收入近几年都保持着较高增长,增速持续高于直保行业增速。
(来源:公开资料)
有鉴于此,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专业财产再保险公司,中再产险近些年大力发展非车险业务,依托于自身的数据优势、技术优势,积极开发迭代新的产品拓展新兴的非车险业务。今年上半年,商业农险、短期健康险、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网络安全保险分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77.4%、84%、11.5%、158%。
除了境内业务,境外业务也是此次中报的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中再集团的财产再保险境外业务总保费收入实现了22.4%的同比增长,达到了139.23亿元。当期,综合成本率更是降低了8.05个百分点,达到88.45%,大幅改善了集团整体的承保效益。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在遭受了土耳其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实现的业务品质提升。
具体来看,桥社业务取得了显著改善。顺应全球费率上涨的趋势,桥社在有效益的基础上扩张自身的优势业务,上半年实现总保费收入111.72亿元,同比增长25.4%;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13.68个百分点至82.66%。
可以看到,境内业务结构优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是过去驱动中再集团的财产再保险业务改善的主要动能,也是未来能否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所在。
2)人身再保险看点仍在保障型业务
今年上半年,人身再保险业务分保费收入382.62亿元,同比增长16.3%。境内业务表现优异,分保费收入348.72亿元,同比增长23.7%。
一般来说,保障型业务往往会有更高的分保需求,这也是人身再保险业务增长的主要动能。当期,该部分业务增长15.2%,达到155.59亿元,近几年延续持续增长的趋势。
(来源:公开资料)
其中,YRT(年度可续保保障型业务,是分出公司基于风险保额的一定分保比例并按年度费率进行的分保安排)和医疗险业务是境内保障型业务的基本盘,上半年合计创造了126.46亿元的分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7%。
这也反映了中再集团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通过积极开发新产品引导医疗险市场迭代升级,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并创新YRT业务方案,保证基本盘持续稳健增长。同时,依托自身的市场地位优势和技术实力,深度参与各地惠民保业务,新增覆盖人群超1700万,并为特定人群保障提供定制化再保支持方案。中再也在紧跟税优政策导向,为税优健康险产品开发提供支持,助力相关产品快速推向市场。
中再集团把保障型业务作为人身再保险板块中战略性发展的业务条线,在实现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业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短期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至97.35%,承保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2%至3.20亿元。
3)财产险直保业务实现高质量增长
财产险直保业务也是此次业绩期的一大亮点。
2023年上半年,财产险直保业务的原保费收入达到277.64亿元,同比增长13.3%,主要得益于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增长,非车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152.65亿元,同比大增23.9%。
除了保费规模的快速增长外,承保效益的持续改善也非常值得关注。当期,财产险直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为100.86%,同比下降了2.14个百分点,得益于近两年来持续的成本管理与业务结构优化,相较于2021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财产险直保业务的综合成本率降低了9.42个百分点。
(来源:公开资料)
在业务结构优化方面,不断加强效益型业务的发展。
车险方面,严格控制高成本业务发展,将大量资源倾斜到效益型业务中,家用车这一优质业务保费占比超过60%,续保率近70%。非车险中保证保险方面,通过主动调整整客群结构,个人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累计坏账率自年初持续下降,上半年实现了承保盈利。
随着直保业务效益不断提升,中再集团的“再保+直保”业务布局得以进一步完善,保险业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结语
自去年10月底至今,保险板块经历了一波估值上修,虽然5月以来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一定程度压制了保险股估值,但近期政策大礼包一波接着一波,保险股估值有望复苏,市场对于险企的资产负债两端共振修复的预期增强。各大险企的中期业绩报告出炉后,保险公司的业绩普遍向好强化了市场这一判断,9月初的保险板块盘面走强也反映了这一点。
中再集团目前市净率不足0.3倍,作为港股保险板块里面的价值洼地,理应同样受益于行业价值中枢上移的趋势。而且,对于中再集团而言,承保效益改善、非车险业务和保障型业务分保需求的提升、业务结构的优化、全球化发展等多重有利因素共同强化了其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估值修复空间叠加强业绩确定性,有望开启中再价值修复通道。
[责任编辑:linlin]
标签:
解码中国再保险(1508.HK)的最新中期业绩:价值修复通道开启
泰加保险(06161):陈晟珑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构建国家灾害治理体系新格局 业内呼吁加快商业巨灾保险扩面 将
泰加保险(06161):陈晟珑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构建国家灾害治理体系新格局 业内呼吁加快商业巨灾保险扩面 将
京东安联保险携手深圳维世达、风石健康共创“成长优享专属诊室”
三张保单保一生——阳光保险召开全客户思想的产品发布会
爱人也爱宠,众安保险数字生活业务全场景亮相外滩大会
太平人寿连续护航六届“上马少儿跑”
研报掘金|国泰君安:维持友邦保险“增持”评级 目标价下调89.8
三井住友保险与众安科技正式签约 推进IFRS17新保险合同准则落地
阳光人寿迎第六任总经理 “老兵”李所义走马上任